有天變成了被對抗的大人,也別忘記
我們帶群孩子闖進誰的殿堂,去撒泡尿去撒撒野
---- 1976 / 撒野俱樂部
藝術從不迴避政治,過去從天空異常的藍的《壯遊前夕》到選舉一個詩人市長的《All Is For Love》,1976一直以戀人絮語般的詞彙暗示社會現狀,趕上2014年這個風起雲湧的時間刻度,在這年的最後一日發行了他們第七張錄音室專輯【前王子】。
轉眼已經要一年了,我在濟南路上參與反服貿晚會,在短講尚未結束時,停車場那側就起了騷動,後來就是你們知道的這樣,撒野俱樂部歌詞裡神奇的預言著。1976 也在專輯文宣上也寫到這段,感謝被鼓舞著,於是才催生了這張專輯。
整張專輯發行一個月距今已經聽了十來多遍,感覺整張專輯 1976 對於時間還是相當的敏感,從【這個星球】偶而吐露出摩登少年對時間的感傷,到承認自己不再只是【不合時宜】,而是已經成為【前王子】了,放下對歲月的惋惜追悔,接受並且紀念,省去批判,更多的是陪伴,就像真正的悲傷只適合一個人的時候聽著歌大聲唱。
第一首【公館】
自上張專輯一寫地下社會後再度描寫南村場景
從無人知曉的青春走過來/伴著大河而居/建築我的廢墟
在師大生活的四年半,和至今住在公館一年多,對於這隅台北之南再熟悉不過了,每個角落都如數家珍,能夠誕生出一首關於公館的歌實在對我來說也是頗具意義。
首段歌詞描寫寶藏巖的歷史共業,明亮輕快,到尾奏各自閃爍的器樂獨奏,做為專輯的序曲這首歌的能量卻異常飽滿。
第二首【十二月】
帶點 Joy Division 的 Ceremony 曲勢,低沉陰鬱的後龐克。
一段旅程結束了/現實的夢境卻走不完
誰能不愛這畫面/緊握著拳頭對抗這世界
我一個特別的友人曾說過:一年之末應當一年之歿,其言也善。十二月正是一個時間刻度的終點線,它也可能是一個象徵,例如一段感情的尾聲、青春的尾聲或者是一段社會運動的尾聲。
第三首【街頭之星】
他們把旗幟升起/他們也安靜地等待你降臨
第四首【平凡的早晨】到第八首【再見偶像】這五首歌圍繞的主題非常雷同,就像是一部電影短片的配樂,表現出心境的轉變。
變成了除自己以外/朋友都很喜歡的人
妳發現這是個問題/懷疑這是不是問題
鏡頭從貝斯聲帶入,一個平凡的早晨,女孩在富裕舒適的雙人床上醒來,卻躺著沒有動作,旁邊的床單紊亂看得出來是有另一個人曾躺過。女孩思索著究竟生命中有什麼是她每天醒來的動力呢?彷彿安居樂業的生活,重點就是失去了自我,每一天的早晨都如此平凡。
我從何處而來/要去向何方
我看見一路上的愛情/都指向遺忘
又昏昏欲睡,夢中自己變成年輕時讀過的小說《On The Road》的主角,一個念頭女孩決定逃離,收拾簡單行李,騎上好久不曾再騎過的摩托車開始旅行,復古的吉他聲響與鼓擊交織,女孩了解放下更多才能走得更遠,該選擇相信自己方向感,指向遺忘的愛情。
有好多醫生正忙著留住時間/卻無法改變一模一樣的終點
通常剩下後悔/我不想走向一樣的終點
下一幕戲,在一個人的旅途中,和自己辯論想去的地方,就像生命如此漫長,許多人用盡力氣延年益壽,卻虛擲歲月得更多。想起年輕時看的電影《回到未來》,如果能夠遇見布朗博士作時間旅行,她最想改變什麼?最後她想開了,就連回頭過齒輪般的生活的念頭都狠狠地甩開。
記得第一口的煙/身體發熱的感覺
就算一直不喜歡/卻是僅有的選擇
她意識到,人生就是這些我們從未有過選擇的選擇,使我們不得不被推著落下懸崖。每人都被迫向成功者的銅像敬禮看齊,可是那不是我們要的成功模樣。即使不夠和諧,也要維持孤獨的酷的模樣。
曾相信的事都已改變/曾相信的人也已改變
心裡的野獸雖然遲鈍/還抬頭挺胸不願被馴化
所以再見了偶像,告別了盲目信仰別人給予的美好生活願景,聽自己的聲音。
最後兩首,皆出自未正式發行的《one night seventy-six》EP,接在《再見偶像》的曲序也頗具玩味,想起王爾德的《快樂王子》,王子生前住在宮殿裡,養尊處優不知民間疾苦,等到死後被立銅像,高高在上,終於能以上帝的角度看世界。
時間本來就健忘/可是我不一樣
曾經重要的/我不曾忘記
這當中也有一個聽錯歌詞的無心之過,阿凱從善如流為此修改了歌詞。
野心陪著我長大 /描繪我一個男人的模樣
記得幾個名字/
然後放一個在心裡面
最後一首滿月之夜,一改前版的電氣橫溢,用更質樸的編曲,像是《告別青春期》、《發光的孩子》的延續,社會將我們塑造成人,或者說一個像人的怪物,於是今晚找回當初的野性、閃耀的樣子和青春時喜歡的事物,聆聽自己的聲音,閱讀自己的快樂。
※本文部分影音連結非官方帳號提供,如有侵權或造成不悅請告知下架。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