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更好的人—#How2BGood
  • Ho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Style
  • Life
  • Filmfolk
電影 精選片單 藝文
死刑犯之窗,探討死刑的十部電影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By 李豪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如果屠宰場有扇窗戶,能讓大家看到裡面正在發生的事,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會有所改變。」


如果每一個死刑犯的房間也有一扇窗,能讓大家聽到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犯罪動機,相信如此更能使社會變得更好。因此我推薦了十部電影,講述十位死刑犯罪者的故事。






在黑暗中漫舞

A Film By Lars Von Trier
影片年份:2000 出品國:丹麥

莎瑪(冰島歌手 Björk 主演奪得坎城影后)每天長時間努力工作,所有的積蓄及時間、精神所得來一點點的薪水,都放在治療兒子及和她即將失明的眼睛。因為一場命案,她被判了一級謀殺。為了能讓兒子得到治療,拒絕在法庭上說出真相,一周內執行絞刑。朋友發現實情,想翻案的努力也未能改變莎瑪為了留錢給兒子治病而寧願自己一死的決心。最終莎瑪的生命在她「that's all…」的歌聲中戛然而止。


小時候看過這部片,對結尾相當震撼。導演藉此片奠定金導地位,最近的作品是《性愛成癮的女人》。莎瑪的際遇固然令人鼻酸心疼,但導演以歡樂的歌舞包裝,如同控訴社會只因「死人不會說話」,就能粉飾太平一般。






殺人影片

A Film By Krzysztof Kieslowski
影片年份:1987 出品國:波蘭

一個年輕男孩殺了一名計程車司機,面臨接受審判的命運。而一個剛從學校畢業,通過考試的律師,第一個案子就是為這個犯下殺人罪行的青年辯護。男孩被判絞刑。當年輕敏感的律師,發現案前曾與男孩在同一家餐廳用餐,而自己當時正沉醉在通過考試的喜悅中,深感造化弄人。究竟我們是否有權力以法律之名剝奪一個人的生命?


波蘭大師級導演的作品,十誡系列之一:「汝不可殺人」,國家機器亦然。本片在上映的時候,恰巧碰上波蘭社會為死刑制度爭論不休。1989年波蘭新政府終於決定暫緩執行死刑五年。






綠色奇蹟

A Film By Frank Darabont
影片年份:2000 出品國:美國

保羅艾康傑是路易斯安那州金山監獄的獄警,關在這個監獄的囚犯大都是已經定罪,等著坐上電椅的死刑犯。保羅艾康傑看管的名叫約翰科費,他是一名身高七呎的黑人,面貌凶惡、身形魁悟,他被控姦殺一對年幼的姐妹……。在監獄度日如年的生活中,保羅艾康傑發現原來科費實際上卻是一個彬彬有禮、輕聲細語、個性溫和甚至還怕黑的一個好人,像這樣良善的人,卻反而任由他人指為殺人犯?


《刺激1995》的導演的另一部經典名作,即使現在再來看仍然賺人熱淚。即使冤案得仰賴司法救援,但死刑一旦執行就不可復原了。片中的惡獄官將處刑視作個人恩怨的工具,也讓人質疑,難道躲在公權力後面的人就能分散責任嗎?






惡人

A Film By 李相日
影片年份:2010 出品國:日本

清水祐一是一名在長崎郊區的小漁村長大的青年建築工人,自小就被母親拋棄與奶奶相依為命。平日裡他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年邁的奶奶。他不知道如何輕鬆享受生活,沒有戀人也沒有朋友,唯一的興趣是駕駛汽車。馬入光代是在佐賀男裝店做銷售工作的青年女子,她和妹妹同住在一間小公寓中,每天過著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祐一與光代通過網絡交友而認識,當這兩個孤獨靈魂邂逅後便墜入情網。

祐一心中藏著一個秘密,他正是媒體連日報導的殺人案件的兇手,他悲傷地對光代感嘆道:「如果我們能早點相遇該有多好。」得知祐一的秘密之後,光代阻止他去自首。生平第一次嘗到愛情滋味的光代毫不在意對方是殺人犯,她與祐一一起開始逃亡。兩人來到了偏僻的燈塔,共度短暫的幸福。然而事情朝著出乎預料的方向發展而去……。祐一為什麼要殺人?光代為什麼如此執迷於愛情?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惡人?


片名「惡人」不只是控訴,也在質疑到底什麼是惡人?日本依然是個死刑社會,和台灣很像挺死民意高達八成,但是並沒有因此嚇阻犯罪率,因此近年來他們探討犯罪電影類型很多,像是告白、惡人、腦男、渴望、索羅門的偽證。







告白

A Film By 中島哲也
影片年份:2010 出品國:日本

「我想把A電死,讓B淹死。但是就算這樣愛美也回不來了,A 和 B 兩人也無法懺悔自己犯的罪。我希望這兩人知道生命的可貴。我希望他們知道這點,了解自己罪孽沈重,然後背負著重擔活下來。這樣的話該怎麼做才好?」
 
一位中學女老師森口悠子,某天在校園的游泳池發現了自己四歲的女兒愛美意外溺斃。痛失愛女的她毅然辭職,漸漸的她發現愛美的死因不單純,自己調查了真相,進而在結業是當天向全班告白了事實,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所有學生的心底,埋下了恐懼的種子……。


在《告白》當中,修哉希冀引爆炸彈將自己和在場同學殺死,以求得留名少年犯罪史,並報復自己的母親。生命對於修哉而言,沒有多大的價值,不如他不斷追求的母親對他的在乎。當人性如此之時,死刑的嚇阻效用又有多大?李斯特有一句話不斷被人引用:最好的刑事政策就是社會政策。(節錄自從《告白》思考死刑)






7號房的禮物

A Film By 李煥慶
影片年份:2013 出品國:南韓

有智力障礙的李永九被捲入一起殺人事件,由於死者是警察廳長的女兒,在上頭的壓力施加之下,警方為了快點結案誘導永九認罪,將他送入監獄,利用永九的智力障礙及深愛女兒的那份愛,強行逼迫他承認一切罪狀,最終永九被宣判死刑。

在獄中因為一場事故,同房的老大楊浩欠永九一份人情,於是「7號房」的獄友們決定幫他實現一個願望,把永九思念的寶貝女兒偷偷帶進牢房……。12月23日,聖誕節即將來到的日子,這天也是妍思的生日,「7號房」的獄友們與妍思陪伴著永九度過最後一天,看似開心的慶生會上充滿著隱約的感傷。


台灣是進步國家嗎?網友最愛比較的國家南韓自 1998 年開始就暫停執行死刑,亞洲的民主國家只剩日本和中華民國法律還有死刑。而順便一提,南韓又在 2015 年將通姦除罪化,使得全世界通姦有罪國家只剩下中華民國和伊斯蘭國家,還有印度和菲律賓(但菲律賓卻是廢死國家)。






末日戲碼

A Film By Jeremy Peter Allen
影片年份:2004 出品國:加拿大

殺人與被殺,一旦跌進國家執行死刑的框架,就該是由「正義」出手,終結「惡棍」的生命,再簡單俐落不過?

對典獄長帕林頓和將臨死刑處決的凱文而言,死刑執行前的數小時,可以充滿悲傷、殘酷與無奈,也可以是輕鬆、詭譎、諷刺、瘋狂而可笑的。由典獄長、死囚、證人、醫生、行刑者、獄卒、獄廚共同演出的這齣死囚末日戲碼,為合法的國家殺人演繹出各種面貌。死囚與其他面對死刑的人,因為死亡近在眼前而產生的複雜情緒,也將呈現其中。


本片主要講述幾位死刑犯死前幾小時的故事,還有醫師、典獄長等參與其中者的角色,在面對行刑的內心感受,讓死刑不只是冰冷扁平的兩個字,讓人真的去體悟到「正義殺人」是必要之惡嗎?






謎樣的雙眼

A Film By Juan José Campanella
影片年份:2009 出品國:阿根廷 / 西版牙

遭當局勒令終止調查的殺人案,在25年後重新展開偵查,喚起當年關鍵人物的記憶。孑然一身的法庭書記官、讓人咬牙切齒的強暴殺人犯、從此下落不明的被害者家屬、染上酒癮的伙伴與美麗的檢察官……讓一件塵封多年的謎案與一段不求回報的愛再度掀起軒然大波。當過去的回憶再度被喚醒,是否會改變他們對過去的觀點,重寫所有關係人和自己的未來?本片超驚人結局,將讓觀眾觀後久久不能遺忘!


本片的背景發生在極權時代的阿根廷,當時司法控制在權勢者手裡,和過去台灣戒嚴時代一樣,死刑只是政治操作的工具。最後的結局,受害者家屬堅持不願兇手被判死刑或是動用私刑暗殺他,他希望此人能夠無期囚禁終生,無奈司法輕判,使得他做出可怕的行為。






非常母親

A Film By 奉俊昊
影片年份:2009 出品國:南韓

守寡多年的母親與唯一的兒子尹斗俊相依為命,斗俊儘管已經年近三十,但由於天生的智商缺陷,導致其性格仍如同小孩般天真單純。某天一個女孩的屍體被發現棄置在廢棄大樓內,斗俊竟被警方視為頭號嫌疑犯羈押。完全不了解事態嚴重性的斗俊,在警方的脅迫下承認了罪行!出於人類本性中最原始的母愛,沒有任何背景與社會影響力的媽媽為了拯救兒子,從鄉下來到大城市,無所不用其極地要為兒子洗清罪嫌,難以預期的連鎖效應和驚駭秘密也接連爆發……。


奉俊昊導演的電影都非常驚人,本片也是元斌退伍後的第一部作品。韓國民主發展和台灣很像,導演前作《殺人回憶》中警察也是栽贓給智能障礙少年使它發生不幸,本片的母親則不甘被當作「冤案」,更是結局給了司法審判打了一個很大的問號。






鐵幕疑雲

A Film By Alan Parker
影片年份:2003 出品國:美國

奧斯汀大學哲學系的系主任、廢死運動的活躍份子大衛蓋爾,同時也是受人敬重的作家,但他的厄運才剛剛要開始。他先是被一個喝醉的學生引誘,後來卻因此被控強姦,雖然罪名並不成立,污名卻自此跟著他,使他丟掉了飯碗。

接著,他最好的朋友康斯坦絲遭人姦殺,蓋爾成了頭號嫌疑犯,這一次他難以洗刷罪名,可能會面臨死刑。膽識過人的記者畢絲布魯,無意間發現能讓蓋爾脫罪的證據,但是,距離蓋爾行刑的日子已屈指可數…。


他們為了向人民證明刑事審判制度有它的瑕疵,而死刑制度會造成不可挽回之遺憾,用了很激進的方式證明。




結語:

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最後片中主角少年小四遭法院一審死刑宣判,為國民政府遷台後首件少年刑事殺人事件。但片長四個小時這麼長的鋪陳,鉅細彌遺地闡述社會氛圍,難道最後只是要說罪有應得?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台灣的國片裡鮮少敢碰觸的政府與人民敏感的議題,十部電影裡沒有一部是來自台灣的,但也許無論你支持或廢除死刑也好,生命是一件重要的事更需要許多討論和思考,而不只是情緒上的報復,也許正是如此歐美有這麼多探討死刑的電影,所以全世界還在執行死刑的國家只有 18%,其中多數是執行宗教律法的伊斯蘭國家和極權國家,只有中華民國、日本和部分美國州是已開發民主國家。(見施行死刑的國家)

(2016/3/28 補充:仍是東吳學生的李永為導演的短片《The Day To Choose》,即是探討死刑存廢,該片入圍坎城影展「短片角落單元」、「美國世界民族電影節獎」)


也許在多數人們心中一個人的死是一場悲劇,但死刑處決只是一個統計數字而已。

最後,我想引用卡謬的《異鄉人》裡所說:

「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只是,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



延伸閱讀:
【音樂】如果我離開了,請在我的告別式放這些歌曲
【電影】十部真實故事改編的警察刑求電影






電影
分享這篇文章:

李豪,你好!

曾是流行媒體編輯,一邊紀錄穿搭生活風格。

現為專職文字工作者,著有《自討苦吃的人》、《瘦骨嶙峋的愛》、《剩下的盛夏只剩下了盛夏》、《厭世者求生指南》、《傾國傾城的夢》。

聯絡請至:

good23how@gmail.com


你看過了嗎:

0 意見: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Nice To Meet U


說自己的故事,
決定自己的樣子。


合作請聯繫:good23how@gmail.com

Total Views

Facebook

Popular Issues

  • 他GUCCI時眼淚總是PRADA的DIOR? 就到值得信賴的FARFETCH挑時尚精品!
  • 「為什麼我不會穿搭!」—給男生穿搭新手的超級指南!
  • 就是要穿得很台!我的台式風格三套穿搭
  • 以傳奇搶匪為靈感,OWNDAYS打造三〇年代紳士的經典復古眼鏡
  • 摩托車日記,陪我走過八個年頭的國民車 WOWOW

Labels

時尚 穿搭 男子冬日搭配 藝文 男子秋日搭配 男子夏日搭配 生活 電影 男子春日搭配 一週間穿搭 音樂 精選片單 年度回顧 精選歌單 極短篇 精選書單

© 2016 成為更好的人—#How2BGood | All rights reserved
Created By Responsive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