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更好的人—#How2BGood
  • Ho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Style
  • Life
  • Filmfolk
音樂 藝文
十首質疑教育的歌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By 李豪

  時值今日,反黑箱課綱行動仍然延燒,已經逐漸串聯起全國高中職學生,自發性地發起抗議活動,對政府向國民教育的干涉提出質疑。
令人想起兩年前的香港學生也同樣為了反傾中洗腦教育,發起了佔中活動,而當時的抗爭歌曲即是改編了 Beyond 的《長城》呼籲當局撤回吧。

教育固然是階級翻轉的途徑,但是一旦淪為成為思想控制的用途,教育就成了製造罐頭的工具。挑選了十首挑戰權威、質疑學校的歌單,聽聽音樂人所說的有沒有道理?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牆上的另一塊磚
/ Pink Floyd 平克佛洛伊德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我們不需要教育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我們不需要思想控制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畢竟你們也都只是這牆上的另一塊磚頭


整張專輯概念形成一部搖滾音樂劇電影《迷牆 The Wall》, 控訴學校教育在現代化的巨輪下,就像一個工廠把每個孩子擠壓出同樣的形狀,最後生產出來的仍然只是為這體制大牆上添磚。




2 + 2 = 5
/ Radiohead 電台司令


Are you such a dreamer to put the world to rights
你是個是個想把世界導回正軌的夢想家嗎?
I'll stay home forever,Where two and two always makes a five
在這個二加二等於五的地方,我得永遠留在家


歌名出自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小說中的男主角擔心「到最後,黨可以宣布,二加二等於五,你就不得不相信它」。直到他最後想通:「所謂自由就是可以大聲說出二加二等於四。承認這一點,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伊朗導演也有拍攝過同名題材的短片控訴思想教育。




洗腦教育
/ 大支 feat. Mc 仁


他們想把你眼睛遮住耳朵塞住
想把你嘴巴摀住脖子掐住
他們想進到你腦裡將你思想封閉
你快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氣


這首歌獻給反洗腦教育的佔中時期,也是大支和 Mc 仁相隔十年的合作,中國政府當時也是把魔掌伸向國民教育,要求修改成親中課綱。因此寫歌鼓勵民眾該有自由意志去跟政府對抗,別忘了羊一般的民眾會培養狼一般的政府。



填充
/ 黃耀明


明白「性」接「別」;習慣「仁」接「義」
記得,剔出錯字,抄低正字
填入去腦海裡面,願意思有日我會知


黃耀明的經典歌曲,同樣也在反洗腦教育佔中成為一時傳唱的戰歌,寫到填鴨教育的悲哀,扼殺學生的自由思想,每個格子都只能被塞進被他們規定的字句,卻徒留形式主義不懂內涵。



The City 這城市
/ The  Chariot


This is only the start. You're only opening a book
這只是開端,你以為只是在打開書
You're only heard the first line of what's going to take a little while
你以為只需要花上一點時間聽聽第一行

I hope you understand that my brain is fixed
我希望你能體會到我的腦袋已經鎖死

美國硬核樂團  The Chariot,主音 Josh Scogin 來自殿堂級樂隊 Norma Jean,也是虔誠基督徒,歌詞中對僵化的教育感到不滿,最好是掀起一陣反叛(This is only a revolt into the next town)。




補補補
/ Mc Hotdog 熱狗


德智體群美並重 只是教育部長永遠吹不破的吹牛
我想問 為什麼 放課後 要去老師家補習
不過成績比較低 就要被打手心
難道 升學 成為學習唯一的目的 我們拒絕補習拒絕當讀書的機器


熱狗早年的作品總是火力全開,這首歌算是所有南陽街學生的心聲,只為了考試而學習,學習那些遙遠的故事,對人生沒有幫助的知識。成為訓練有素的狗專家,聽到鈴聲流口水,卻不知道為什麼。(但學費千萬不要捐給慈濟XD)



Measuring Cups 量杯
/ Andrew Bird 安卓鳥



Get out your measuring cups and we'll play a new game
拿出你的量杯,我們會玩一個新遊戲
Come to the front of the class and we'll measure your brain
走到教室前面來,我們將衡量你的大腦
We'll give you a complex, and we'll give it a name
我們會放入一個合成物,我們為它起一個名字


這首歌描寫我們很多人這一生都不曾為自己活過的,學校教育和社會將孩子標籤化,就像是從小就測量好你的成功該會是什麼模樣,將孩童的教育框架住,宛如一只固定形狀的杯子,只許接受教育灌輸他的材料。



兩腳書櫥的逃亡
/ 韋禮安


他們砌的水泥牆,是他們眼中的正當信仰
窗外刺眼的陽光,難道沒有自己應許的地方?


韋禮安自台大畢業參加選秀比賽,毅然決然進入唱片圈,這首歌如同前首 Andrew Bird 所唱的,不管學校給你什麼,知道自己要什麼就追什麼,即使是逃亡,也不要為別人而活。



The Headmaster Ritual 給校長的獻祭
/ The Smiths 史密斯樂團


I want to go home. I don't want to stay
我想回家,我不想留 
Give up education as a bad mistake
放棄教育,當作是場錯


主唱 Patrick Morrissey 暗指曼徹斯特的學校,根本是由一群不合情理的人或規矩所帶領。歌詞中忿恨地指出學生就宛如軍隊,不論是思想、行為上都被控制著。而 “He does the military two-step down the nape of my neck” 則透露出行為上、思想灌輸上的暴力,可能已經對學童造成傷害。



What Did You Learn In School?
/ Pete Seeger 皮特西格


What did you learn in school today, Dear little boy of mine?
我親愛的弟弟,你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麼?

I learned that Washington never told a lie.
我學到了華盛頓從不說謊
I learned that soldiers seldom die.
我學到了當兵打仗很少死亡
I learned that everybody's free,
我學到了每個人都很自由
And that's what the teacher said to me.
這些都是老師跟我們說的

I learned that policemen are my friends.
我學到了警察都是我們的朋友
I learned that justice never ends.
我學到了正義沒有消失過
I learned that murderers die for their crimes
我學到了殺人兇手都該為他們的罪而判死
Even if we make a mistake sometimes.

即使有時我們自己也會犯錯

I learned our Government must be strong;
我學到了政府必須變得強大
It's always right and never wrong;
政府永遠是對的,不會犯錯
Our leaders are the finest men
我們的領袖是法古今完人
And we elect them again and again.
因此我們才會選了他一次又一次


美國民歌之父 Pete Seeger 的這首老歌,是不是像極了過去的台灣威權時代,我們被灌輸蔣公會看魚兒逆流而上,蔣公是世界偉人也因此他當了多年總統,警察都是為人民服務,中華民國永遠是對的。


總結:

聽了這麼多質疑教育的歌,不知道你是否想起以前念的學校, 還有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在幹嘛的自己,現在到底學了什麼、用到、現在又記得什麼呢?

在你的心中教育到底該是什麼模樣呢?不知道你是否也曾質疑過這些:
「為什麼在小學生會有司令台?誰是司令?會有操場?需要出操?為何不稱運動場(playground)?為何需要朝會?不在教室裡廣播宣布就好?為何朝會要升旗要敬禮要立正稍息?以一個小孩子之姿在炎夏下站立一小時之久?為什麼要有中心德目?為什麼要一個一個公開表揚?為什麼要有髮禁有鞋禁制服上要有編號?為什麼我們不能有自己的模樣?為什麼學校要有教官?教官的職務難道保全替代不了?為什麼學校叫做班長?剛好軍隊也是班長?為什麼又有糾察隊?剛好和憲兵一樣戴白手套?為什麼學校會有獨裁者的銅像?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在課綱微調事件引發爭議之時,或許我們也可以思考,從小到大人們習以為常的體制規則,是否真的如此理所當然?


  2015.8.20 新增  

黃建為
/ 我受的教育到頭來原來只是政客遊戲清單列出的商品







音樂
分享這篇文章:

李豪,你好!

曾是流行媒體編輯,一邊紀錄穿搭生活風格。

現為專職文字工作者,著有《自討苦吃的人》、《瘦骨嶙峋的愛》、《剩下的盛夏只剩下了盛夏》、《厭世者求生指南》、《傾國傾城的夢》。

聯絡請至:

good23how@gmail.com


你看過了嗎:

0 意見: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Nice To Meet U


說自己的故事,
決定自己的樣子。


合作請聯繫:good23how@gmail.com

Total Views

Facebook

Popular Issues

  • 他GUCCI時眼淚總是PRADA的DIOR? 就到值得信賴的FARFETCH挑時尚精品!
  • 「為什麼我不會穿搭!」—給男生穿搭新手的超級指南!
  • 就是要穿得很台!我的台式風格三套穿搭
  • 以傳奇搶匪為靈感,OWNDAYS打造三〇年代紳士的經典復古眼鏡
  • 摩托車日記,陪我走過八個年頭的國民車 WOWOW

Labels

時尚 穿搭 男子冬日搭配 藝文 男子秋日搭配 男子夏日搭配 生活 電影 男子春日搭配 一週間穿搭 音樂 精選片單 年度回顧 精選歌單 極短篇 精選書單

© 2016 成為更好的人—#How2BGood | All rights reserved
Created By Responsive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