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Is Cyberpunk?
今年掀起了一股「Cyberpunk」熱潮,大半是來自電影,首先是 Scarlett Johansson 主演的《攻殼機動隊》(覺得電影不夠味的可以看押井守的 1995 年動畫版,五月會重新上映),再來十月會上映的《銀翼殺手 2049》,它的前作哈里遜福特主演的《銀翼殺手》也是被稱作 Cyberpunk 美學的經典!
▲ 《銀翼殺手》的世界觀建立了 Cyberpunk 美學的標竿。
這股 Cyberpunk 風潮也吹到了服裝,上季的 Nike Lab ACG,到大紅大紫的 ACRONYM 和台灣設計師品牌圈的吉豐重工 Guerrilla Group、4dimension,都掀起了相當大的討論度。
▲ Nike Lab ACG 形象照,很有電影劇照的模樣。
一開頭之所以先提電影,主要是因為 Cyberpunk 其實不是一種服裝風格,而是一種次文化,服裝只能說是文本衍伸而出的一種角色扮演,因此想要穿著 Cyberpunk 風格的人,勢必要先了解其脈絡,才能穿得它的皮,也得到它的骨。
What Is Cyberpunk?
賽博龐克(朋克、叛客)算是比較通俗的譯名,但很難看出其意涵,先解釋字根組成:Cyber 即是 Cybernetic,中文沒有洽當的對應字,大意是對科技的控制;Punk 則是一種反叛的一些年輕份子,因此又稱作叛客,合在一起即是對科技控制的反叛。
Cyberpunk 起源最早從 80 年代開始,半導體發展之後對於電腦科技有更多的想像,他的故事多半是反烏托邦文本,旨在對抗國家機器、跨國資本或者是科技恐懼,背景總是設定在架空的未來世界,一個擁擠灰暗的高樓城市,樹木稀少,氣候陰雨。
電影來說《駭客任務》算是標準範本,較早期的《銀翼殺手》算是建立了美學標竿,隨之影響了 Cyberpunk 漫畫《阿基拉》、《攻殼機動隊》,電玩作品早期如《極道梟雄 Syndicate》,廣泛一點《潛龍諜影 Metal Gear Solid》、《看門狗 Watch Dogs》都算是。
Cyberpunk 表現出對科技發展的悲觀,恰好和 Steampunk 蒸氣龐克相反,蒸氣龐克背景多為維多利亞時代,但是表達對科技的信心,例如《飆風戰警》、《蒸汽男孩》、《 太極》。
時裝風格
Cyberpunk 的服裝風格,也算是一種角色扮演,充滿濃厚的戰鬥感,因此多口袋、飄帶、異材質等等機能性特色。此外結合東西方文化也是其中一環,擷取哥德、忍者、武士等等元素,因此什麼暗黑忍者、暗黑科技風其實都是 Cyberpunk。
時裝設計品牌像是安特衛普六君子 Walter Van Beirendonck、Rick Owens、Raf Simons、ACRONYM 都做過 Cyberpunk。
Boris Bidjan Saberi
台灣設計師品牌—吉豐重工 Guerrilla Group
台灣設計師品牌—4dimension
![]() |
今年還是冬天的時候,我和攝影師 Loki.lookin 也拍攝了一組 Cyberpunk 風格的照片:
穿搭敘述
以 All Black 為主調,上身 Publish X REVOLVE 的戰鬥風格外套,內搭塑料異材質的連帽外套,下身則以七分褲搭配NIKE 忍者鞋與骷髏印花長襪,同樣有著骷髏印花的還有頭罩與露趾手套,營造暗黑忍者的感覺,濃厚的中二感!
單品細節
如果你喜歡我的穿搭,可以到我的 Facebook 按下讚,別忘了設成搶先看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