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更好的人—#How2BGood
  • Ho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Style
  • Life
  • Filmfolk
電影 藝文 觀影心得
「原諒我從不屬於你的幻想」—《戀夏五百日》教會我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2018年5月23日 星期三 By 李豪
每到這個時候都要學 Tom 大喊:「I hate Summer」
不是因為討厭 Zooey DesChanel,愛都來不及了,而是真的很討厭夏天。

隨著我自己對於世界擁有更多的認識,每一年看《戀夏五百日》,都獲得了更多的角度來解讀文本。雖然不少男生說這部電影裡,Summer 就是個碧池。而相對的也有不少女生說,電影裡的 Tom 根本是直男癌(就像《那些年⋯》裡的柯景騰什麼努力也沒有,只會拼命腦補)。




我覺得這部電影有趣的點就是這樣,以不同的性別角度出發,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就不一樣。正因為他是如此的寫實,並不是什麼大災大難,而是我們都會經歷過的小情小愛。因此,讓我來分享一下,這部電影對我的啟發。


「這不是個愛情童話,但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戀夏五百日》開場白




首先這部電影題材之所以有趣,我覺得來自於刻板的性別角色的顛覆。

因為在現實世界裡,像 Summer 這樣在感情中來去自由的人、可以靈肉分離的人,我想男性作為主體的故事我們聽多了。

所以如果把性別互換,其實這就只是一個日常故事,就像《性愛成癮的女人》一樣,一個好色的男人並沒有什麼特別,但正因為這個社會多麼壓抑女性的慾望和主體性,所以讓女人像男人一樣解放,才讓許多人覺得衝突。

倒不如我們先把性別抽離,單純以這兩種類型的人來看:來去自由的 S 類人;關係保守的 T 類人。


我的確是不認為 S 這類人在感情上有什麼道德瑕疵。

反而是我覺得問題是華人社會裡對於伴侶關係的保守僵化,甚至是循序漸進的:普通朋友、曖昧對象、交往關係、婚姻。像是遊戲角色升級一樣,如果不照本宣科就無法走到最幸福的頂端。可是婚姻真的是兩人關係的終點嗎?別忘了,台灣可是亞洲離婚率最高的國家。

曾經讀過一則報導,歐洲某些地區的人們對於伴侶的模式就有數十種名詞稱謂,有永不見面純粹交心的、只有假日時才算交往的、沒有愛戀但生活互助的⋯⋯等等,甚至連臉書的感情狀態都無法完全包含。

保守的 T 類人當然可以繼續堅持「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一男一女一週一次」,但我認為道德只宜律己,不宜律人。如果兩個人之間有默契,他們有共識彼此是什麼形式關係,而沒有傷害到其他人,即使不以情侶稱謂,又關別人什麼事呢?


Tom 也曾當過 Summer,Summer 後來變成了 Tom


想像一下,如果 T 遇到的也是像 T 這樣的人;S 遇到的是 S,這段愛情故事絕對不會有什麼衝突點。如電影前面 Tom 也說過自己不是一個感情死板的人,而最後兩人的重逢,Summer 成為了某人的妻子卻也贊同了 Tom 是對的。代表其實不是他們不適合,只是在那個當下彼此要的不同。

那問題的開始從什麼時候出現?就在於 Tom 想把 Summer 變成和 Tom 一樣,使他對她有了自以為的期待。然而 Summer 只想做她自己,不想成為某人的附屬品。



我認為很多感情問題也都是出於這種「自溺的期待」


即使 Summer 在電影裡從來沒有騙過 Tom,沒有給過任何承諾,她始終堅持的就是自己想要的這種自由自在的開放交往關係。許多人仍然把道德的重量壓在了 S 這類人身上。

會不會是 Tom 從頭到尾都陷入了自溺的幻想?認為 Summer 就是真命天女,就是幸福生活的保證了,最後反而覺得自己的好意被辜負了,Summer 就從神壇上摔落,淪為一個利用工具人的負心婊子。

明明事實上 Summer 從來沒有答應過他什麼。


常見的,明明女生和男生互有好感,牽手親吻、自願發生關係,結果等不到男生的承諾,就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或是男生猛獻殷勤,女生只是接受了這份好意,並不等於就答應了對方什麼,等到男生的希望破裂,反而女生就成為了眾矢之的。

就是這種「自溺的期待」,好像付出了就一定會得到回報,整個華人文化自古都習慣沉溺在這種虛偽的奉獻上,像是養兒防老、供神驅邪,但說穿了那些說是奉獻其實只是為了自己著想,追根究底都是自私的。


沒有什麼嫑嫑的,嘴巴說不要就是不要。你硬要,一定告!


如果你能夠意識到:「每個人在一段關係裡,其實彼此想要的都不一樣。即使他口口聲聲都是為你好,但他仍有自己所期待的。」

那麼,你應該要開始學會「溝通」,學著讓對方了解自己真正的目的,和對方所想要的。當然,我相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所以我提出第二個藥方—「拒絕」。
既然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就要拒絕對方自顧自地放在你身上,那些你無力達成的期待。拒絕對方對你的好、拒絕隨之而來的情緒勒索,拒絕任何的誘惑才能獲得不被奴役的自由。我們都要學會如何拒絕。

如此一來 T 即使又遇到 S 也不會痛苦了,因為彼此都能夠意識到雙方要的都不同,S 拒絕更深入的來往,T 也要拒絕自己不再陷入無謂的妄想。


愛將使我們分離?


投資理財都有賺有賠,交往前也應該要閱讀公開說明書。經濟學裡有門理論叫沉沒成本謬誤,意思是投入了太多,卻始終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但對血本無歸的恐懼,反而使你投入更多,越虧越多。

有時你不願失去的,將使你失去更多

不要怨懟對方,不要自溺在你自己的幻想,六個字:歡喜做甘願受。
不過要是對方透過哄騙、謊言各種不擇手段來掏空你,也不要輕易地認為這都是自己的錯。

對方有所虧欠的,當然該討回來的都要盡力爭取。然而縱使對方有錯、對不起我們,若我們永遠都只站在受害者的位置,陷在悲慘世界,不斷自乞自憐,僅是把自身的痛苦一切都責怪於對方,其實也於事無補,有些失去是再也討不回來的。而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你的快樂、你的未來、你的自我實現,選擇過怎樣的人生,這是你的責任。

人生本來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像是推著石頭上山,隨即又滾了下來。但我們在一次又一次推石頭的過程之中,也許有天突然感受到天色有了細微的變化,風的溫度也跟著微涼,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當下,專注在現在自己所擁有的,也許就能夠好好地迎接下一個季節。



電影
分享這篇文章:

李豪,你好!

曾是流行媒體編輯,一邊紀錄穿搭生活風格。

現為專職文字工作者,著有《自討苦吃的人》、《瘦骨嶙峋的愛》、《剩下的盛夏只剩下了盛夏》、《厭世者求生指南》、《傾國傾城的夢》。

聯絡請至:

good23how@gmail.com


你看過了嗎:

0 意見: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Nice To Meet U


說自己的故事,
決定自己的樣子。


合作請聯繫:good23how@gmail.com

Total Views

Facebook

Popular Issues

  • 他GUCCI時眼淚總是PRADA的DIOR? 就到值得信賴的FARFETCH挑時尚精品!
  • 「為什麼我不會穿搭!」—給男生穿搭新手的超級指南!
  • 就是要穿得很台!我的台式風格三套穿搭
  • 以傳奇搶匪為靈感,OWNDAYS打造三〇年代紳士的經典復古眼鏡
  • 摩托車日記,陪我走過八個年頭的國民車 WOWOW

Labels

時尚 穿搭 男子冬日搭配 藝文 男子秋日搭配 男子夏日搭配 生活 電影 男子春日搭配 一週間穿搭 音樂 精選片單 年度回顧 精選歌單 極短篇 精選書單

© 2016 成為更好的人—#How2BGood | All rights reserved
Created By Responsive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