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市龍安國小月前疑似因為家長認為《穿裙子的男孩》一書有鼓勵孩子變裝之嫌,要求從圖書館下架。
2015 年由聯經出版的《穿裙子的男孩》(The Boy in the Dress),是英國著名兒童文學家大衛‧威廉斯 (David Walliams) 為孩子寫的第一本兒童小說,一個家庭生活不美滿的十二歲小孩,最喜歡踢足球和時裝設計,他是學校足球隊的主將,有一天又穿上了裙子上學,結果受到排斥,被逐出足球隊。本書內容強調彼此尊重,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接受別人與自己的不同,學習培養瞭解與同理心,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快樂的童年,自信、自在地健康成長。
![]() |
聯經出版(2015) |
對此於龍安國小下架本書此事,我感到非常遺憾,也覺得作為一個學校單位不去深究本書堅持包容異己的理念就草率處理,有失教育風範。在成長的路上,有許多人都像是這位提出檢舉的家長一樣,總希望別人活成他所希望看見的樣子。
![]() |
這組照片是去年所拍攝的,在日本買了一件 Comme Des Garcons 的裙子,所以我把它拿出來穿,因為我覺得這樣很酷,像是 Thom Browne 18SS 系列。
對我來說,雖然衣服本身有其文化脈絡在,但衣服本身沒有性別之分,就只有穿得下和穿不下一樣,和顏色、玩具一樣,分成男生、女生,都是人強加諸在其身上的符號。
![]() |
source: Thom Browne |
男性到底可不可以穿裙子?別說裙子是專為女性所設計,早在遠古時代每個人都是穿著裙子,不分膚色、不分性別。80 年代的時尚潮流更是掀起了一股 「Buffalo Style」,來自東倫敦的藝術家們,融合了蘇格蘭、東印度、黑人、白人龐克、幫派、雷鬼等各種次文化,反抗刻板印象加諸在人身上的框架,為時尚帶來新的混血面孔。
![]() |
source: Buffalo Style |
說到底為什麼男性往往被禁止碰觸任何女性化的符碼,並且被視為一種低賤的、羞恥的行為?講話溫柔,娘!愛漂亮,娘!玩娃娃,娘!喜歡粉紅色,娘!說到底,都是扎根已久的厭女情結,並且厭女不分性別、不分性向。
![]() |
在我成長的經驗裡,自己其實一直站在異性戀和菁英優勢上,並沒有因為這些被人刁難過。但我承認自己也曾在他人的性別氣質上做文章,笑過誰很娘、很 GAY,我為自己過去犯錯的這一些感到抱歉。
當然後來在喜歡穿搭這件事上,也往往無法和被說娘這件事脫鉤,但我沒有生氣地和娘劃清界線,反而我要主張:「自己的樣子只有自己決定」,沒有人有權力可以指導誰應該要成為社會所期待的樣子,無論娘或不娘都和他人無關。
只要你想,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分你是異性戀還是同志,就像我穿這件裙子一樣,我在日本穿,我回到台灣也穿,因為我覺得很酷,喜歡這樣的自己就可以。
雖然彩虹人權已有邁進,但不代表戰鬥就此結束。我們更需要性別教育,包涵了性侵害防治、尊重多元性別氣質(如陰柔男孩、剛強女孩),與尊重多元性別(如同志、跨性別、LGBTQ)等等。
在今年的公投綁大選上,你需要更審慎地面對那些以愛之名迫害他的人的質問。
雖然彩虹人權已有邁進,但不代表戰鬥就此結束。我們更需要性別教育,包涵了性侵害防治、尊重多元性別氣質(如陰柔男孩、剛強女孩),與尊重多元性別(如同志、跨性別、LGBTQ)等等。
在今年的公投綁大選上,你需要更審慎地面對那些以愛之名迫害他的人的質問。
![]() |
0 意見:
張貼留言